这里没有选择作文800字
这里没有选择作文800字
有人认为,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那么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对此不以为然的人应该有两种:一种认为后者更重要;一种则认为,“一定要做出选择”就有些问题。
前一种,是普通人。在经过深刻的思考,做出精确分析前,做“对的”事情与把事情“做对”之选择,基本取决于个性,顶多加一些个人经历的反思。选了也就选了,生活世界的多元足以包容大多数非理性或者“半”理性的选择。
后一种,则是冷静的思想者。他们认为,“一定要做出选择”这个假设,不会成真。就跟说“如果太阳系有两个太阳”一样。理由如下。
“对的”首先是对命题之真否的判断。但这时的“对”指向的是“观点”而非“事情”,本文不论。
说事情是“对的”,则是一种正面的评价。
关键在于,这种评价是在理性范畴内做出的:我们对于拿个杯子喝水这种凭经验或直觉的日常事件,很少用“对”来评价。只有当我们认为,拿杯子喝水,比凑着水龙头或者拿大水壶直接喝显得文明一点,道德一点,我们才会说这是“对的”事情。
要实现完美的“对”是不可能的。然而,由于已经排除了为生存生活而做的事情,“做对”就不可能独立存在了。因为一旦“对”被限定在理性范畴内,则每一个“做‘对’”的动作,就都是在实施一个经由理智判断之后的抉择。所谓“做对”,无非是指,判断第一步这样为“对”,实施;判断第二步那样为“对”,实施……。
于是,“对”的判断优于“做对”,也就是自然的结论。不存在以“做对”为重的选择。
这有其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疯狂的以“做对”为优先的境况。列车相撞,铁道部不考虑“对的”事情是什么,而是先把通车“做”起来。价格该不该涨,大坝该不该建,汽车工业该不该发展,……,这些涉及事情“对”否的问题,全没有理性的论证,都是先“做对”起来再说。出了问题,那也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仿佛一“做”,就能化“错”为“对”一样。这种“对”已经完全退化为纯粹利益上的判断了。
民众可以忍受偶尔的“对”否的判断失误,但我们不接受靠“做对”来弥补数不清的“不对”的事情,更痛恨靠“做对”来给自己擦屁股的政客作风。
精选推荐
- 高中生描写我的寒假生活作文【合集2篇】
【第一篇】 我的假期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一件件事就如同五彩斑斓的宝石被生活这条长线穿了起来 在寒假,我最喜...
- 追慕先贤主题征文【精选3篇】
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对那些以身许国、英勇献身的先烈的纪念,小编收集了追慕先贤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追慕先贤...
- 迎接高铁时代征文(合集三篇)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小编收集了迎接高铁时代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迎接高铁时代 ...
- 久别重逢后的集会高三作文
太阳渐趋落下北方,屈指一算,已三年没回老家了。一样的天空下,现在和过去是那麽的不一样。趁着这个雨蒙蒙的中秋节,...
- 又是秋风起高三作文
十七岁的花季,本该是美丽缤纷的,却对于满园春色无动于衷,对于荷塘月色视而不见,对于洁白宁静不为所动。 并不是所有...
- 沉甸甸的那些爱高三作文
有人说,父爱是书,因为他沉重;有人说,父爱是大海,因为他深广;有人说,父爱是百合,因为他温馨......这次让我真正...
- 高三节日作文【汇编3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
- 左手年华,右手流痕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很孤独,你很迷惘。然后我要说的话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有或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