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的抉择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情与理的抉择 人民网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
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
[简评]
本文属议论文写法的一等卷。开篇分析了中国是一“人情大国”的历史,然后提出人情不应成为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举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例子,分析紧扣话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呼吁。
判分:内容:24分;表达:25分;发展等级打在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10分,总分:59分。
编辑 伏虎
精选推荐
-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爱莲说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爱莲说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爱莲说 人民网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
-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我相信你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我相信你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我相信你 人民网 轻揭面纱,月姑娘把银白的清辉洒满大地...
- 高考作文题库
高考作文题库 高考作文题库七十五 当我国一群访问者南对汉城的雄伟,“大宇”、“三星”的巍峨,不禁由衷赞叹时,陪访...
- 高考题库
高考题库 四十、材料1;鲜花张开小嗽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
-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 人民网 朝晖夕晒夜深,才入寐,忽梦有乌姓编辑挟一《高考杂...
- 评论:作文考试不等于道德测验
评论:作文考试不等于道德测验 评论:作文考试不等于道德测验 2002/07/24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今年的全国高考...
- 高考作文模拟题设计
高考作文模拟题设计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因愤怒而无法收拾的场景,所以内敛的中国人总把愤...
- 2004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
2004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从伊拉克被美英联军占领以后,全世界都很震惊,住在天庭的各位古代名士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