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精选九篇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仿编歌曲:在农场里
要求:
1、能用自然的声音、节拍准确地歌唱,并激发幼儿的欢快情绪。
2、能按歌中的句子形式缤纷对自己所熟悉的小动物编出新的歌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复习游戏《开火车》,能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遵守游戏规则。
准备:
农场背景图一张、各种小动物图片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活动室,要求动作合拍。
二、发音及节奏练习《加油干》,要求做动作有精神、有力度。
三、仿编歌曲《在农场里》
1、出示图片(背景图)
聪明的叔叔阿姨门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农场,农场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先请小朋友听一听,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范唱一遍。
2、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范唱一遍。
3、仿编歌曲。
(1)农场好大,好绿呀,小猪、小鸭想要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农场里还住着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叫的,并把它编到歌里去,唱给大家听。
(2)幼儿自由发挥讲清楚动物,并把编好的歌唱给大家,其余幼儿可做动物的动作,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3)集体个别练习,让幼儿学着唱,教师加以肯定。
四、复习游戏《开火车》
农场里的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这么爱动脑筋,心里真
高兴,它们就请叔叔、阿姨们准备了一辆火车,让我们一起到农场里去做客,喜欢吗?集体做游戏一遍。
五、教师请火车头带着全体火车车厢听开火车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音乐游戏中,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活跃,但玩到兴奋之处,往往无法自控。《森林历险记》这个游戏正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把音乐中隐含的规则和游戏情境融合到一起,力求让孩子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学习有克制的按规则做游戏。同时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鼓励孩子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寻找并感知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这段音乐趣味性、节奏感强,很适合在游戏中培养发展幼儿各方面的音乐能力.,基于对我们中班下学期孩子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分析,我设计了《森林历险记》这节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独特的乐句结构。
2、根据乐谱寻找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控制好自己,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森林历险记》,红色标记数个。
2、德立勃“拨弦”乐曲。
3、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听音乐做律动进场。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
2、感受音乐的性质。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2)出示地图图形谱,在图上指认起点和终点,用语言描述地图。就是森林的入口,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这里,就走出森林了。
(3)第二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4)第三次欣赏音乐,师生共同寻找音乐的强音。
(5)第四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6)第五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3、游戏:战胜大灰狼。
(1)介绍游戏玩法。你们敢不敢跟着这只大灰狼走出黑森林呢?跟在这只老狼后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大灰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中班春暖花开的这一主题,让幼儿乐意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季的气候特点,特设计了《雨点叮叮咚》活动,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目标】
1、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下雨的胶片,幼儿用书,三角铁、鼓,视频投影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小小雨点》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幼儿模仿,进入活动室后,音乐停,幼儿就地围成半圆坐下。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我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边听歌曲边做动作。
2、向幼儿提出要求:那我们站成两队,当我们走进活动室后音乐一停,请你们坐成半圆,我相信你们会坐的很好的。
3、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请幼儿猜谜,引出课题: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
2、“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
三、出示课件,让幼儿看雨,播放下雨的声音。
1、你们太棒了。看!老师这下雨了。播放课件。
2、慢慢抽动胶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大雨和小雨。
四、引导幼儿讨论大雨点、小雨点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1、下雨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雨点,还可以(听到什么?)在耳边作动作。
2、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一样吗?你们来说一说。可以用一些什么词来说大雨和小雨呢?
3、老师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听一听什么像大雨的声音,什么像小雨的声音?小雨点:叮叮叮(敲三角铁)大雨点咚咚咚(敲鼓)
五、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带领幼儿边做游戏《大雨和小雨》,边念儿歌《雨打小伞》。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呢?
"小雨"——手指互相敲击,"大雨"——大力鼓掌
"小雨"——两手轮拍大腿,"大雨"——跺脚
六、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雨对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处
1、看,下雨了小朋友可以在雨里手抓雨滴,脚踩水,多好玩,老师知道你们和电视里的小朋友一样都很喜欢下雨,那你们知道还有谁喜欢下雨呢?
2、引导幼儿回忆开始听的歌曲,讲述。
下雨了,花儿乐的张嘴巴,鱼儿乐的摇尾巴,苗儿乐的向上拔。它们为什么高兴呀?(幼儿想一想讲述)
因为花儿、雨儿、苗儿生长都离不开水,下雨会给他们充足的.水分,就象小朋友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看,上面有什么?下雨了,小朋友都打着伞,小动物们呢?”
七、放视频投影仪,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电视里下雨时小动物在干什么?让幼儿讲述淋雨的害处,学会如何保护身体。
八、课后延伸:放《小小雨点》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到小兔家做客。
1、看,老师这有一把伞,你们告诉我伞像什么?(蘑菇),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它就住在像伞一样的蘑菇房子里,现在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到小兔家去吧。
2、音乐响起,幼儿和老师边做动作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能创编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体验表现袋鼠妈妈的动作和表情的乐趣。
活动准备
袋鼠妈妈头饰、大口袋、布绒袋鼠玩具、音乐《袋鼠妈妈上学去》、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谁来了吗?你们知道袋鼠妈妈要去哪儿吗?袋鼠妈妈是怎么样上学的呢?我们听听袋鼠妈妈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1)出示布绒袋鼠玩具,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欣赏。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么上学的?她的书包是什么样的?藏在哪儿?书包里有什么?
(2)让幼儿知道"哎嗨"是表示惊讶的语气。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表现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袋鼠妈妈跳跃上学,打开书包以及发现是个小宝宝时惊讶的样子。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动作。
4、表演结束后,让幼儿接受"小袋鼠"的亲吻,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获得鼓励的满足。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摘苹果》,初步掌握踵趾步的动作要领,能跟音乐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动作。
2、在唱唱跳跳中表现秋收的愉快心情。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摘果子》的音乐。
2、前期经验准备:熟悉歌曲《摘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音乐排座、练声。
2、听音乐《摘苹果》,体验歌曲旋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拍一拍。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欢快)
这段音乐告诉我们一件高兴的事情,秋天到了,小朋友在果园里欢快地摘果子呢!谁知道果子是怎么摘的呢?
二、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幼儿交流。(幼儿边说边做摘果子的动作,师幼一起学一学动作)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教师哼唱。
A、提示:手指张开并稍稍弯曲作握苹果状,手臂向上手腕转动一次“大果子,摘下来。”
B、引导幼儿不同方位摘一摘。
C、这里的果子摘完了,前面还有的果子可以怎么摘呢?
3、学习踵趾步的动作。
“可以跑过去摘,怎么跑呢?”教师示范。
提问:老师是怎样去的?让幼儿说出脚的动作。
(脚跟,脚尖,跑跑跑。)
教师小结:像这种脚跟、脚尖、跑跑跑的动作叫踵趾小跑步,它是舞蹈动作里的舞步的一种 。
4、分步练习踵趾步。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脚跟、脚尖、跑跑跑。
5、幼儿听音乐手脚配合练习摘苹果动作。
6、完整学跳:《摘苹果》
1、教师边唱边示范跳一遍。
2、幼儿边唱边学。
3、师生共同跳《摘苹果》。
A、创设情境:现在背起我们的小竹篓,去摘果子吧!
B、教师: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去摘苹果好吗?
放松活动:竹篓里的果子摘得满满的,心里觉得怎么样?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吧果子送到仓库里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题材选择恰当。该乐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动作感较强,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活动的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整个活动我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还发展了音乐的智慧和素养。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进行活动,活动开展的较顺利,大部分幼儿还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的。
不足之处:
音乐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让音乐游戏开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乐素材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升一个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唱歌曲,体验旋律的优美,能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对改编歌词感兴趣,产生边唱边表演的创作。
3、在礼貌、友好的对话中享受愉快、亲切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1、学唱过歌曲《我学小马跑》。
2、小鸭、小鸟、小兔头饰、《春天》音乐,双响筒。
3、课前请一位大班小朋友参加情境表演排练。
4、场地布置:小鸭、小鸟、小兔的家,森林。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春天》的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进活动室。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游玩吧。”
二、复习歌曲《我学小马跑》。
1、“听!谁跑来了?(另一教师用双响筒发出马蹄声)是小马跑来了。”
2、“我们一起唱《我学小马跑》这首歌来欢迎小马。要用好听的声音唱。”
3、“小朋友唱得真好听,这一次我们边唱边拍手为歌曲打节奏。”
4、“这次唱得更好听了,小马有跑得快和远的本领,我们一起来学小马跑,注意跟着音乐的节奏。”(鼓励幼儿自由大胆的发挥。)
5、“这位小朋友的动作做的很漂亮,我们一起来学学。”
“小朋友们真棒,学会了小马跑的动作。”
三、创编动作。
1、大森林里还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你们愿意向它们一学本领吗?(愿意)
(1)师生一同来到小鸭的家门前,做轻轻敲门状。教师鼓励幼儿有礼貌的问话:“请问小鸭在家吗?”(在)“你在干什么?”(我在练习走)
(2)你们愿意跟小鸭学习走的本领吗?(愿意)
(3)在小鸭的`带领下,师生共同随着音乐仿编“我学小鸭走、走、走。”的歌词。
(4)讲解动作:两只小手放在身体的两侧做翅膀,跟着音乐一摇一摆地向前走。同时自由创编、表演“小鸭走”的动作。
(5)“看,这制小鸭走得真漂亮,我们一起来学学。”
(6)唱唱、玩玩、演演1至2遍后,和小鸭再见。
2、“我们一边学小鸭走,一边再去找其它小动物学本领。”方法同1。
3、“我们一边学小鸟飞,一边再去找其它小动物学本领。”方法同1。
三、今天,我们学了那些本领?(小鸭走、小鸟飞、小兔跳、小马跑)你最喜欢哪种本领?(幼儿自由说说)
四、“时间不早了,小朋友,学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本领回家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重点掌握节奏型:XXXXX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幼儿能根据歌曲有表情地表演.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猪头饰.礼物盒.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进场:幼儿自由做小猪动作进场.
2.学习节奏型
(1)发现宝盒,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出示节奏卡,教师范唱.
(3)幼儿用不同的'唱法创编节奏.
3.学儿歌
(1)欣赏儿歌(教师播放儿歌).
(2)提问:
儿歌里面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刚才我们说的节奏型?(请你说一说)
(3)幼儿跟说儿歌(播放录音机).
4.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学会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做动作.
(3)请单个幼儿表演唱歌曲.
(4)分组唱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点评.
5.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退场.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理解歌曲《小树叶》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自由编排简舞蹈动作;学习小碎步;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我。
【活动准备】 1、钢琴、幼儿自己做的小树叶每人两个、大树头饰一个、风爷爷头饰一个;
2、摄像机、投影仪、手提电脑、电视机、VCD机、音乐光碟、音乐磁带、录音机;
3、拱形门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播放音乐磁带,幼儿听音乐跟随老师做律动进入教室,找座位坐好;
2、发声练习《老师弹琴我唱歌》:教师弹琴,和幼儿一起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小朋友用好听、自然的声音来唱。
3、复习歌曲《小树叶》。
师:上次音乐活动我们学唱了歌曲《小树叶》,这首歌一共几段?每一段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幼儿回答)
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请另一位老师把幼儿唱的过程录下来,用投影仪播放给幼儿看。看后,教师用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把这首歌编成舞蹈好不好?”激发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和愿望。
二、创编舞蹈:
1、师头戴大树头饰扮演大树,幼儿双手各拿一个树叶扮演小树叶;启发和引导幼儿根据《小树叶》这首歌的歌词和所表达的情感,一句一句地创编舞蹈动作。
如:老师启发孩子:“秋风起来了,小树叶会怎样动?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心里害怕更形象呢?春天小树叶会回来,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呢?……每一句都分别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动作跳给大家看,大家共同选出一些动作一起来学跳。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跳)
2、有人做小碎步的动作后,请这名幼儿做示范,告诉幼儿这个动作叫“小碎步”,大家一起学习这个动作;教师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做适当的讲解和指导。
3、编好后,请幼儿分组表演这个舞蹈。每次请3—4名幼儿,共请3—5组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演唱。
4、集体表演:大家一起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这个舞蹈,并将幼儿的表演拍摄下来。
5、欣赏:播放录像,请幼儿欣赏自己的表演。欣赏后,老师说:“我们请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欣赏一下你们跳的舞,好不好?”
三、游戏:风爷爷和小树叶
老师戴“风爷爷”头饰扮演风爷爷,小朋友手拿“树叶”扮小树叶。场地的一侧放一个拱形门(做山洞)。
游戏开始,音乐响起,“小树叶”自由飞舞;音乐停,“小树叶”要保持姿势,原地不动;音乐再次响起,“风爷爷”开始“扫”树叶,“扫”(碰)到谁,谁就飘过门洞(拱形门)回到座位上。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和充分感知卷心菜的独特的线条特点。
2.能自主的用线条表现出来,鼓励幼儿耐心的将卷心菜内的线条画出来。
3.体验像大师一样绘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具备线描装饰经验,能使用勾线笔进行绘画活动。
材料准备:勾线笔、卷心菜7个(留有1个完整的卷心菜、横切3个、竖切3个),大师线描写生作品《卷心菜》图片做成ppt、操作纸、小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发现卷心菜独特的线条特点。
1.出示一个完整的卷心菜,幼儿自由观察。
(1)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仔细观察卷心菜你看到了什么?(经脉有粗有细)这些线条是怎样的?用你的小手来画一画呢。
(2)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卷心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横切卷心菜,幼儿自由观察。
教师拿着切开来的卷心菜提问:你觉得它像什么?(像一朵花、像一棵树等)卷心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线条)这些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层一层包起来的'而且是密密的摆在里面)
教师:让我们一起沿着卷心菜上线条走一走。(幼儿徒手练习画线条)有谁愿意在我的画纸上画一画呢?(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二、教师出示大师作品让幼儿欣赏。
1.教师:大师也为卷心菜画了张像,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
2.出示竖切面的卷心菜图片让幼儿欣赏。
3.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先画出横切面的轮廓,只要画一个,轮廓要画大一点。再画里面的线条,线条是密密的一层一层的包起来的,小朋友画的时候要耐心的把卷心菜内的线条画下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我们也做一位大师来画一画吧。记住卷心菜很大哦!
2.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画出线条。
四、欣赏与评价。
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精选推荐
- 奥尔夫音乐教案【热门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
- 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
- 中班音乐教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
- 小班音乐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
-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
- 奥尔夫音乐教案推荐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
-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
- 奥尔夫音乐教案【汇总四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