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童年絮味教案(实用2篇)

2024-05-24 11:11

童年絮味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年絮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絮味教案 1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同能力目标)

学习设想:课文是作者多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有无穷的孩童生活趣味,针对这一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细,有整体到局部,从故事内容、主题到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生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从而达到情感升华。

教学用具:

电视机、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课件展示童年情景

2、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3、 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4、 作者简介(课件)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

1、散读课文 。(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

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

(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

(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

(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三、重难点探究

(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

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2、 明确

(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深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 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

1、本文语调诙谐,真切地写出了童年心情,充满童趣,请从文中找出来。

2、结合课本38页练习分析。

四、思路拓展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他今后有何影响?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五、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

2、小作文《童年往事》

六、板书设计

1、玩耍的乐趣

2、自豪的往事

3、可爱的玩伴

4、四季的感受

童年絮味教案 2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二、作者

舒婷,当代女诗人。

三、课文主题解读:本文是一篇富情趣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四、课文导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

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③初学识字自得意

④自编小辫美极了

⑤家教严历成习惯

⑥左邻右舍关系密

⑦乘凉还有小表妹

⑧夏秋冬季我都爱

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2、再读课文,尝识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

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

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三)写法赏析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

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

五、课堂巩固训练

给下列生字注音

掴( ) 箧( ) 啜( ) 糠( ) 鬈( )撮( )

黝( ) 惮( ) 叱( ) 噙( ) 撅( )譬( )

六、总结本课内容。

七、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小短文。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