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2025-01-20 10:06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如画,秀丽多姿。昨天我们领略了李白笔下的敬亭山,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PPT展示洞庭湖资料)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可以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PPT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4,作者介绍:(小链接)

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5、引出课题

师:刚看了这几幅图,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来此,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诗句学习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首联:“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教师)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生1: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和水面的波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说得好极了!

颔联:“潭面无风镜未磨”

教师: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古代铜镜与我们现在的镜子不一样,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是怎样的感觉吗?(出示铜镜的画面)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师:作者把无风的潭面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很准确。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颔联:遥望洞庭山水色

遥望:远望。

师:“遥”字可以看出作者望的角度是怎样的呢?

生:远望

师: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

(出示PPT:洞庭湖和君山的图片)

师:洞庭湖中有一座这样的君山,看起来想什么呢?

生:像盘中物

生:像海螺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师:这句诗怎样理解呢?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月光下的洞庭湖漂亮极了

生:刘禹锡写的很美,比喻句用的恰到好处

·····

三,课堂检测

四、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