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精选4篇)

2025-04-12 10:46

【实用】语文教案4篇(优)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你们做过实验吗?(鸡蛋保护器的实验)当实验失败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当实验成功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实验总是有成功和失败的,这不,有一位外国教育家将一个实验在其它国家进行操作时都失败了,可是唯独在中国获得了成功。当时这位教育家的表现是这样的——

3、(出示最后一自然)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只是简单的.一读,我们就有这么多的收获,看来你们个个都是用心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激动吧!(齐读)

4、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呀,这次实验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 读得这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你们肯定掌握了。指名分行读。

(1)读得很好,尤其是这两个词。(课件用红色标出)。谁再来读一读。

系着 不假思索

(2)“系”和“假”这两个生字宝宝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谁知道。指名说,并组词。

(3)可是这里读“jì” 和“jiǎ”,送进一起读读。

(4)其他的词语宝宝打声招呼吧。

3、读得真不错,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你会读吗?谁愿意来?(指名分节读1至11自然段)

4、读了课文后,谁能用上“谁让谁做实验,结果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三段

1、想了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课件出示插图)看图说说实验的工具和对象。

2、那实验的规则呢?哪位教育家大声地宣读一下这个实验的规则。

课件显示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

(指名读,齐读)

3、 就这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以前都失败了呢?

(再出示最后一段)谁来说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自私自利)

4、可是这三位中国小朋友,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回到实验现场,好好的研究研究。

四、学习第四至十段。

1、默读4—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触特别深的句子。

2、学生反馈

预设一: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1)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学生:因为这个女孩是低声对两个同伴说的。)你读书真用心啊。

(2)还有谁想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学生: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快点,那么他们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真好,你不仅知道了怎样读,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读,真了不起。

(3)现在我就是那个教育家,你们就是那个女孩,我想再现一下当时那个紧张的情景,准备好了吗?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名1+1+1;齐读(一起来)

3、引读:“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4、我想采访一下,你们这些小女孩,你刚才跟两个同伴说了什么?(指名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句子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当时你想都没想,课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不假思索)

(2)那就请你不假累索地读一读吧!(指名读——齐读)

5、读到这儿,相信小女孩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把你们想说得话写下来。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先人后已 沉着冷静

6、其实这次实验的成功还离不开三个小伙伴,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团结合作。(板:团结合作)

五、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正是小女孩的先人后已、沉着冷静和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合作,才能让这次实实验取得成功。怪不得教育家激动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1、(再现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孩子们,教育家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深有感触?(抱起)

3、你能把教育家的激动用朗读来表现出来吗?先自己练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做为一个中国人,老师的心里更激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5、师总结:是啊,小女孩先人后已、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打动了教育家,也深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无比敬佩,把她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

齐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走。

六、快乐写字。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我们的快乐写字时间了。

1、出示:绳 险 俩 堵 瓶 顺

2、你发现了什么?写字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3、特别是哪一个字要老师范写。

“瓶”

4、学生书写。

语文教案 篇2

“巧借境象,妙造自然”,是我近几日从有关唐诗研究理论中“挖”出来的,用在这里评价这些年轻的教师似乎过高了点。但我认为人对美的追求大抵会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教师的他们似乎正孜孜于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向这个方向迈进。

现从中撷取几朵不是很娇艳却可赏心悦目的花以飨读者。

一、识字可以这样教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新教材识字量多了,可一周安排的节数反而少了。如何掌握得了这么多的字?这令很多任课的老师,甚至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师们担忧不已。有时候,不得不借用其他课程的时间。这样做却是有悖于新课标的理念的。其实新教材的大部分字是识得就可的,一小部分的字词才是必须会写的。崔峦老师曾经提出“反复见面”的'说法。但到底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又不得而知。这次其中有几堂低年级的课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识字(4)》

课件出示小动物,并逐个配音:你好,我是_______。

师:谁想给它们打招呼?

生:(句式可以是:你好,_____,我是________)

师去掉小动物图,只留生字,引导读。

读后问:读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发现就用几个小指头表示。

于是生说出:

1、都是虫字旁。

2、都是动物,都是昆虫。

3、都是夏天里的动物,蜻蜓、蝴蝶长大后都会飞;蝌蚪长大了会帮人们捉害虫等。

……

师适当提示: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字当中,有很多的都是形声字。

哪些字是形声字?比如蜻,哪部分是整个字的读音?还有哪些字也是形声字?“蚁”是吗?

根据这种识字法,猜字的读音,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蚊蟑虾

复习生字时,该老师采用的是做游戏,你演我猜,从背后猜字。

《荷叶圆圆》

课件中打出“识字乐园”

自己学会好吗?(生自读)

学习生字组词连句。

比如:

珠小水珠晶亮晶晶

读,出示有这两个词语在内的句子,指名读句子,领会其中的意思。

复习生字时,出示课件:

荷叶中藏着生字,鼠标点出,限定时间,时过消失。指名学生到台上,学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认出字,增加了识字时大脑反应的紧迫感。其他学生也不闲着。当学生能快速认出时,他们要说:对对对,就是——。错了,就说错错错!不是——。

二、抓切入点其实很容易

一篇课文摆在我们的面前,该如何教?从哪儿教起?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切入点。切入点抓准了,再根据切入点理清线索,就比如一条线把散在地上的珍珠有先后地串起来,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一篇课文的切入点不只一个,这是由研究教材的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决定的。这次面向整个温州地区开的课,当然不会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对教材的处理,对一堂课的如何切入应该是深思熟虑的,应该有它过人的地方。

作文《笑脸》

寓写作于过关之中,一节课几乎没有说到写作两个字,却处处是说、写的训练。

摹仿“幸运52”的过关形式,营造过关的气氛。

成功第一关

笑脸图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脸。

成功第二关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它为什么笑了?

成功第三关

请将想像到的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时间限为10分钟,句子通顺,意思说明白,即算闯关成功!

这里以“闯关”为切入点,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关卡为线索,成功地引领了整堂课,简单而又实在,既充满活力,又能学有所得。

《我为你骄傲》

以“写便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学生写的便条生成新的教学切入点,这点完成了,又产生了新的一点。如此点点推进,完成对全文的阅读、领悟。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以一张履历中的三个!!!为切入点,反复出现钱学森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深入了解钱学森这个人。

三、作业也要花时间好好设置

这次听课中,我看到了几个可以将现行老浙教版教本配套作业本弃之高阁的作业设置。虽然也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几份,虽然也为他们的新颖别致而喝彩,但自己却是因为现实的关系不敢有所奢想的。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课堂中的训练是写出读了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且名之曰“真情告白”,奇特处是师生共写。老师在电脑上写,学生在下面写,写后共享。

课外的作业是三个

1、再找一找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2、办一张有关钱学森的手抄报。

3、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出一个讨论钱学森的主题。

《绿色的卫兵》其中有一道题是:

请给小树浇浇水

不管是识字也好,作业布置也好,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也好,他们都力求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努力增强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张扬他们的个性。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成语,引入新课

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汇报“亡、牢”的意思。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 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 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魏过的贤人季梁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见魏王。为了开导魏王,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魏王最终会不会打赵国呢?请你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辕北辙、盘缠”两个词。

3、练习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相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文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打赵国呢?为什么?

五、总结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边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七、拓展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语文活动:讲寓言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学习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画引入创意境

1、出示图画1:

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还有什么问题吗?

3、请同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

互查字音,一起翻阅词卡记忆。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请学生读字组词,大家评定。

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

5、随机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感悟文意,感读课文

1、理解第一部分:

⑴ 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

⑵ 指名读对话。

⑶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⑷ 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⑸ 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个人演一演。

⑹ 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⑺ 教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第二部分:

⑴ 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⑵ 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

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⑶ 出示第二幅图:

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

⑷ 出示头饰分角色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示。

⑸ 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

四、实践活动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 小路青青的 ( )

绿绿的 草坪绿绿的 ( )

弯弯的 假山弯弯的 ( )

2、自由组合说夏夜:

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互相说,两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

3、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获行“睡莲奖”。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