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纳污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藏垢纳污
【汉语注音】: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藏垢纳污的意思】:藏:包藏;垢:脏东西;纳:容纳;污:肮脏;包容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藏垢纳污的近义词】:含污纳垢;
【藏垢纳污的反义词】:激浊扬清、涤瑕荡垢、藏龙卧虎;
【藏垢纳污的故事】
楚国攻打宋国,是因为当时强盛的楚国对待弱小的国家都是奉行大国霸权主义的结果。楚国出兵之前,楚国曾派使臣经宋国到齐国去,按照当时的外交政策,楚国应该向齐国要求借路,但是趾高气扬的楚国自恃强大,藐视宋国,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于是激起了宋国的愤怒,当楚国使者经过宋国时便捉住并杀了使者。楚国便乘机出兵攻打宋国。当时宋国与晋国很好,楚国看不起宋国也有看向晋国挑衅的意是,于是宋国向晋国求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晋国理当援助宋国,可是伯宗这时发了一通议论,劝告晋景公要容得下楚国对宋国的侵凌,狡兔三窟,不需要以宋国为可耻,忍受一时的羞辱没有什么关系。伯宗之言,似是而非,不足为训,晋景公妄信伯宗之言,改变自已的初衷,也昏聩得可以。成语藏垢纳污便是从伯宗之言里归纳出来的,人们用来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
【藏垢纳污例句】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至今读之者,无不魂惊髮竖,愈见神庙圣度,真如海岳之藏垢纳污靡不包容者。”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七年》:“省城留人宿店,皆营兵县役开设,其中藏垢纳污,无所稽考。”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
【藏垢纳污造句】
他跟三奶奶侃侃而谈却对经济只字不提,只是简单的说上海是个藏垢纳污的地方。
很多爱干净的人乐此不疲地想剃除阴毛,因为它是全身体毛里长得最浓密的,容易藏垢纳污。
精选推荐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坑儒焚书 成语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