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两袖清风
【汉语注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出处】:明.于谦《入京》:“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为官清廉;用的是比喻手法,更为形象;可与“一尘不染”连用。
【两袖清风的意思】: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原指迎风潇洒的姿态,比喻做官时非常清正廉洁、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的近义词】:洁身自好、一尘不染、廉洁奉公、一贫如洗、囊空如洗、大公无私;
【两袖清风的反义词】:中饱私囊、贪得无厌、贪赃枉法、营私舞弊、宦囊饱满、脑满肠肥;
【两袖清风的故事】
清朝时期,于谦是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做官清正廉洁,为人耿直。朝廷当时腐败异常,贪官污吏贿赂成风。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的时侯,都要从各地百姓那里搜刮各种各样的土特产,献给皇帝和朝中的权贵。但是,于谦在担任巡抚从外地回京时,却什么礼物也不带。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带礼品?他就写了《入京》诗作答。他在诗中开诚布公地写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本来是供应人们享用的,只因遭到恶贯满盈的贪官搜刮,反而给百姓带来灾难。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朝见天子,这样才能让天下的百姓们心服口服。
【两袖清风例句】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黎随月步长桥。功名利禄皆淡泊, 悠哉游哉自逍遥。”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段少舫《朱元璋演义》第一回:“(刘基)十八岁中了进士,二十岁做了知府。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深得人心。”
【两袖清风造句】
作为一名读书人家徒四壁不失为书生本色,但是在出人头地做了官以后还要两袖清风才算好官。
小时候我们对铁面无私怒斩达官贵人的包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向往他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
精选推荐
- 成语故事作文精选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