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成语故事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典故: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落井下石的历史典故
落井下石说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事,但并不是说他们,而是赞扬柳宗元的高风亮节让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惭愧。
柳宗元是唐送八大文学家之一;他在少年的时候,文章就写得很好,名气也很大,后来中了进士,当过御史大夫,因为犯了一些过失,被贬到雍州当司马,不久又调到柳州去当刺史,最后抑郁而终。
柳衷元的好友韩愈事当时的大文豪,他眼见柳宗元被小人陷害,郁郁不得志,心中很难过,变替他写了一篇墓志铭,来抒发心中的挹郁知情。
墓志铭中的有一段是这样说的:读书人要到穷困的时候,才能看出他的气节。现在,有些人平日居住在陋巷里,大家和和气气的,互相仰慕,和善的相处著,好像知己一般,还留著眼泪,立下誓言,说些生死与共的话,并装出很诚恳的样子。
但是,如果有一天,双方为了一点小小的利害便冲突起来,即便使毛发一般的小事,也会闹得是饶水火,翻脸不认人。
这时,你若不幸被人到陷阱里去,对方不但不援救你,反而会拿时投掷击你,往往连禽兽都不忍做的事情,他们不但不以为耻,还自以为做的很对呢!
於是,后人把这段内容引申成「落井下石」,来比喻对於别人的祸事,不但不去就他,反而加重打击他的意思。
讽刺落井下石的的人的经典语句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遭打头风。出自冯梦龙的《三言二拍》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落井下石
一种是家教不好,习惯性的靠嘲笑别人来抬高自己。你有那个心胸就当笑话听,没那个心胸就敬而远之。 一种是因为内心有自卑阴暗的一面,正好碰到个情商低的人,说话做事让他觉得对方很傲,那么对方一有不顺就会落井下石一解心中之怨。 说到底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复杂的,做好自己比在意别人的嘲笑更重要。要么你就放机灵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么你就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把它做好。既不妥协又不圆滑的人,难免“掉毛的凤凰不如鸡”。
精选推荐
- 成语故事作文精选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