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的成语故事含义
城狐社鼠的成语故事含义
晋朝时期,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鲲,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由于王敦在当时掌握着长江上游的几乎全部兵力,对东晋朝廷形成潜在威胁。为了削弱他的兵力,皇帝司马睿分别任命刘隗和戴渊为镇北将军,各拨万人严加防范。名义上是防范北方各国的南侵,实际上是对付王敦。
王敦觉察到这些后,有一天,王敦便对谢鲲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铲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想,摇着头说:“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意思是说,千万使不得呀,刘隗虽然是个祸害,但是他就像是藏在城墙里的狐狸,躲在神庙里的老鼠一样,要想捕杀不得不有所顾忌。毕竟,要挖掘狐狸,恐怕要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是君王的近臣,依靠的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力量,势力相当大,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鲲的话,非常不高兴。后来,王敦对谢鲲很是不满,用他为豫章太守,但又不放他去上任。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犯上作乱。司马睿知道后大怒,命刘瑰等人回建康准备防守,司马睿更亲自披甲出镇城郊。后来,王敦之乱得以平定。王敦被摆成长跪的姿势戮尸。
——《晋书·谢鲲传》
【求解驿站】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
【活学活用】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
【妙语点拨】王敦拥兵自重,皇帝任用刘隗和戴渊,牵制王敦。王敦深感受到束缚,借口说刘隗是奸邪,危害国家,必须清除他这个潜伏在皇帝身边的“君侧之奸”,为起兵反叛寻求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起兵前他就此事询问谢鲲的意见时,谢鲲说:“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阻止王敦起兵。也正因为此,朝廷平定王敦之乱后,谢鲲没有受到什么牵连。正所谓“邪不压正”,一个人惟有擦亮双眼,认清邪正,不随波逐流,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近义】牛鬼蛇神
精选推荐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坑儒焚书 成语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