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斗成语故事
韩国和魏国打仗,打了一年还不分胜败。秦惠王想出兵干涉,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有的说出兵有利,有的说不出兵有利,秦惠王拿不定主意。恰好楚国派陈轸来见秦惠王。秦惠王就问他:“陈先生,韩国和魏国打仗,已经打了一年了。有人劝我出兵,有人劝我不要出兵。我拿不定主意。您给楚王定计谋如果还有空闲的时间,能不能也给我定个计谋呢?”陈轸说:“可以的。不知大王听说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没有。有一回,卞庄子住在一家旅馆里,有两只老虎闯进了隔壁人家的牛栏,咬死了一头小牛。卞庄子是个勇士,他拔出剑来,要去刺杀老虎。旅馆里的伙计拦住他说:‘慢一点儿。那两只老虎正在吃小牛。他们越吃越馋,一定会互相争夺,咬起架来,结果一定是一只被咬死,一只被咬伤。到时候你只要把伤的那只刺死就成了。’卞庄子听了他的话,呆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咬起架来,小的被咬死了,大的被咬伤了。卞庄子刺死了那只伤的,结果只动了一次手,得到了两只老虎(一举两得。如今韩国和魏国已经打了一年了,结果必定是力量弱的一边打败了,力量强的一边也大伤元气。到时候再出兵去打那伤了元气的,不就跟卞庄子刺虎一样吗?要是楚王问我该怎么办,我也是这么个主意。”秦惠王听了点头说:“先生说得有道理。”他采纳了陈轸的意见,就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两虎相斗”“两虎相争”和“一举两得”都是从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来的。双方争权夺利,而结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有害处,这种争夺可以说是“两虎相斗”或“两虎相争”。办一件事收到了两种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精选推荐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坑儒焚书 成语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