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汇总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 1
成语探骊得珠出处:《庄子·列御寇》中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叫做“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中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叫做“探骊得珠”。
有个人去见宋国的国君宋襄公。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才能,宋襄公竟一时相信了他,而且賜车十乘,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他因而对庄子摆出骄傲的'态度,认为学识高深的庄子是在他之下了。庄子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黄河边有个贫苦人家,靠着编织苇箔糊口。一天,这家人家的儿子,在河水深处,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珍珠3他的父亲却并不髙兴,对他说:“拿块石头把它砸了吧!你要知道,这千金之珠,只有九重深渊下的骊龙的喉咙里才有,你弄到这颗珠,一定是偶然遇上它睡着了。要是那骊龙淸醒着的话,哼,你哪里还有半点儿活的希望!”庄子讲完了这个故事,接着说:“宋国之深,好比九重之渊;宋公之猛,好比骊龙。你所以得车,也不过是偶然遇上他一时的糊涂而已。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你想得到他什么,哼,我看你不落个粉身碎骨才怪哩!”
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 2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释义]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语出] 清·陈其元《庸闲窄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成语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造句]:
其教人也?不倦,探骊得珠。
因枝振叶、沿波溯源、探骊得珠。
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
”诚为探骊得珠之言。
这是作者以简驭繁,遗貌取神,探骊得珠之处。
可谓探骊得珠!
揽月九天,尽抒凌云之志;探骊得珠,笑对四海之魁。
研究,先后参究禅籍三千余卷,探骊得珠,别具只眼。
探骊得珠,辑妙言以成句;钩玄提要,去繁冗于篇章。
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 3
【拼音】tàn lí dé zhū
【典故】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庄子·列御寇》
【释义】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探骊获珠
【同韵词】狐鸣鱼出、石压笋斜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命鸣呼、蚤入晏出、同尘合污、水磨功夫、剥床及肤、网目不疏、慎终如初、......
【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人去游说宋王,宋王一时糊涂相信了他,而且赐他十辆车。这人就骄傲地在庄周面前夸耀,庄周给他讲故事:有人在黄河得到一颗骊龙嘴里的.珍珠,他父亲说他是趁骊龙睡着时偷到的,让他把珍珠砸了,以免骊龙来报复
【成语示例】我一定说实话,你老兄一开头就探骊得珠了。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精选推荐
- 成语故事作文精选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