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语故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孔子六十多岁的时候,不再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哪一国诸侯的聘请。可是已经访问过好几个国家了,还没有着落。孔子同子路等几个学生,到处奔波,迷过路,断过粮,还几乎被害,旅途上十分辛
苦。
有一天,他们穿山越岭,在山野里走着,子路跟在后面,忽然掉了队。这时天色快黑下来了。子路正在着急,恰巧遇见一个老农,在田里锄草,子路便上前问道:“你看见我的老师吗?”老农向子路望了一眼,冷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
子路自己也觉得太冒失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农见子路谦虚知礼,便邀请他到家去歇宿,并且杀了鸡、煮了小米饭,竭诚款待,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同客人相见。
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了孔子,把这件事对孔子讲了。孔子说;“这一定是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跟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可是已经没法找到他了。
精选推荐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坑儒焚书 成语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