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断流成语故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投鞭断流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投鞭断流成语故事: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
”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什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后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投鞭断流”。
成语寓意:
苻坚组成了九十万大军,号称把马鞭丢入江中就能堵塞长江截断水流,最终却被仅有八万兵力的晋军打败,骄傲的苻坚也差点性命不保。成语告诉人们,骄傲自满乃是人生大忌,无论自身处于优势还是劣势,都应该谦虚谨慎的认真分析,过分的骄傲自满枉顾客观事实,只会把自己陷入被动的局势之中。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才干。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人们看到自身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谨慎从事。
成语运用:
“投鞭断流”指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运用示例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
清·黄宗羲《陕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玄若高公墓志铭》:“高公莅止,千里风霾,投鞭断流,聚骨成台,穷城就死,日影不回。”
精选推荐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
-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坑儒焚书 成语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