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丸教子的故事
导语:熊丸教子,唐代柳仲郢,幼年嗜学,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其夜咀咽以提神醒脑。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词目】熊丸教子
【读音】xióng wán tiáo wán
【释义】唐代柳仲郢,幼年嗜学,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其夜咀咽以提神醒脑。后用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出处】①《新唐书·柳仲郢传》:母韩,即皋女出。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②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正是义方有训非私淑,熊胆调丸原苦心。
③明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③《幼学琼林·卷二》:和丸教子,仲郢父母之贤。
【同义词】熊胆调丸 熊丸之教 和丸教子
【成语故事】
熊丸教子
在辉煌的华夏教育史上,熊胆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熟知的成语孟母三迁,至今仍未大众津津乐道。而与之齐名的成语“熊丸教子”,却已鲜为人知。
《新唐书.柳仲郢传》记载:母韩,即皋女书。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已助勤。
说的是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弟弟刘公卓,妻子韩氏,善于教育孩子,经常调制熊胆丸,晚上给中郢服用,以保护视力、强健身体、提升智力、解除疲劳、促进学业。终使柳仲郢成为一代名医,一生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所著《尚书二十四司箴》,被大文豪韩愈叹赏。父子两代九任节度使,五任京兆尹,两任河南尹,青史留名。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1132年—1196年),高丽王朝中期大臣、书法家。字正平,儒州(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文化面)人,官至政堂文学、参知政事,谥号文简。擅长草书和隶书。
精选推荐
- 成语故事作文精选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
- 暗中摸索成语故事
【注音】àn zhōng mō suǒ 【出处】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 六出祁山的成语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 羊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自家的羊圈里养了很多羊,有天早上忽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窟窿,羊也丢了一只,大家猜测可能...
- 如坐针毡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这个成语源出西晋国都洛阳,讲述的是一个命运凄惨的太子和他的臣下之间的故事。 司马遹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
-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神不知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晓、天知地知 【反义词】...
- 青蝇吊客成语故事
【注音】qīng yíng diào kè【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