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牙齿的历史典故
我们历史上的成语历史典故可谓是五花八门,就连牙齿的都有。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有关牙齿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有关牙齿的历史典故
《左传》中有一个故事:齐景公非常疼爱小儿子荼。有一次,齐景公陪荼戏耍,为了让爱子高兴,他口里衔根绳子,扮作老牛的样子,让荼骑着、牵着玩。不料,孩子脚下打滑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断了。一国之主的齐景公,付出损伤前门牙的代价哄儿子开心,其人不乏可爱之处,且由此为父爱留下了一个“孺子牛”的典故。
没齿难忘
为爱献出牙齿的不仅有父亲,更有情人。电影《爱情的牙齿》中有一个情节:一向谨小慎微的魏迎秋在与爱人钱叶红分手前,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用钳子拔下自己那颗被对方夸赞过的虎牙送给她,并说:只有疼才能让我记住你。你别说,这银幕上“没齿难忘”的故事,生活里真有实践版:中国台湾耕莘医院精神科主任杨聪财讲,曾有个男性为追求心上人,竞找牙医拔牙,将牙齿寄给女方表达“没齿不忘”的爱意,结果反而吓坏了对方。
双齿冢诗
比较而言,俞樾的“双齿冢”似乎更凄婉。61岁的俞樾开始掉牙了,他将自家落齿与珍藏多年的爱妻文玉的牙齿收存在一起,埋而葬之,并撰《双齿冢志铭》记其事:“内子姚夫人遗有堕齿一,藏之至今,十有五年矣。余去年亦堕一齿,乃合而厝之俞楼之后,文石亭之前。”又作《双齿冢诗》:
他日好留莲颗在,
当年同咬莱根来。
残齿零落存无几,
尽拟相从到右台。
侵犯“牙权”牙齿在吃喝战线磨损受伤,是职分使然,无可避免。而因为说话受到突如其来的严重伤害,那就是极权政治侵犯“牙权”了。宋太祖在皇宫的后花园打鸟玩,兴致正浓。有几个臣子称有急事求见,但是皇上召见后,他们上奏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因此很不高兴,责怪臣下何以拿了琐碎事务来打扰。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总比打鸟更要紧吧!”宋太祖听了更加生气,顺手抄起斧子,用斧柄狠狠击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他的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揣到怀里。太祖叱责道:“你揣起牙齿,想保留证据告我还是怎么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没法告陛下的,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闻此言,当即转怒为喜,物质奖励了那个大臣,以表抚慰。赵匡胤毕竟还算帝王里的明白人,对史官实录有所畏忌,对青史名声心存敬畏,才留下了这段关于牙齿的悲喜剧。倘若诤谏的对象是秦始皇,能允许你“打掉牙往肚里咽”就算“宽大为怀”了,弄不好会连你吃饭家伙都毁了呢!
马齿徒增
荀息的一次感喟为后世增添了一个“马齿徒增”的典故,人们以此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马齿”也就成了人年龄的代称。但是,“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意思是做臣子的不允许察看为君主驾车的马匹年岁大小、用脚踢为君主驾车的马所吃的草料,违反此规定就要受到处罚。连御马的年龄也成了国家机密,皇帝的神秘和脆弱,确乎是匪夷所思。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那些与饭局有关的历史典故
那些与饭局有关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
- 张仪舌在的历史典故
张仪舌在的历史典故 典源出处《史记 ·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
- 历史典故:辽东豕
历史典故:辽东豕 历史典故:辽东豕【拼音】liáo dōng shǐ【成语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