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历史典故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一次路过邯郸的途中,在一家旅店里巧遇一位吕姓道士,两人相谈甚欢。
交谈了一阵子后,卢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时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着黄粱饭。于是道士就拿了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如你所愿,得到荣华富贵。”
睡梦中,卢生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崔氏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仕途非常顺遂,不但考取了进士,还连连升迁到节度使,最后还当了十年位高权重的宰相;拥有许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马匹,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时,卢生因为伸了个懒腰而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睡卧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边,旅店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有煮熟呢!他感到很惊讶,所看到的事物都和真实的一样,就说:“难道那些荣华富贵,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吗?”道士回答说:“现在你应该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一场梦而已!”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黄粱一梦”,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似幻,终归泡影。
在成语“黄粱一梦”中,“黄粱”指的是什么?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成语大多都由四个字组成,是古人留下了智慧结晶,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不是随随便便而得来。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经常会用“黄粱一梦”来嘲笑自己,荣华富贵如同一场梦,当从梦中醒来,才会看透一些事情,就如同过眼云烟。该成语中的“黄粱”,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许多人都认为,肯定是一位名叫黄粱的人,做了一个美梦,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黄粱一梦”最早出自《枕中记》一书,讲述的是一个书生的故事。卢生是唐代的书生,尽管读书非常用功,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却始终未能金榜题名,此事搁谁身上都很难过。
有一年,卢生不远千里入京赶考,此次他信心满满,结果还是榜上无名,郁郁不得志的他,喝了不少浊酒,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暂时忘记烦恼。借酒消愁愁更愁,醒来之后的卢生,依然要面对现实,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回家的途中,卢生路过邯郸之地,已经连续多日赶路的他,就在一家客栈休息。
巧合的是,有位道士也来到了该客栈,且道士刚修得神仙之术,看到落魄不堪的卢生,顿时产生了恻隐之心,决定开导一下这个小伙子。道士拿出了一壶酒,邀请卢生共饮几杯,他爽快地答应了。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不一会就把整壶酒喝完了,酒量不佳的卢生就有些醉意。
醉酒之人的话会比较多,卢生就对道士说:“人生为何如此艰难啊,我从未得到过上天的眷顾,才落得现在这般惨状,敢问天下间还有谁能比我惨?”道士听完他的话,笑着说道:“在我看来,你谈吐不凡,身体健全,没有大灾大难,难道还不满足吗?”
卢生苦笑了一番,然后继续说:“肯定不满足,我自幼熟读经书,本想着有机会为朝廷效力,即使不能当上宰相,也要做个朝廷重臣,为皇帝分忧,顺便光宗耀祖,这才是大丈夫的梦想啊!我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依然是一无所有,不怕你笑话,我都看不起自己。”
由于刚才喝了酒,困意油然而生,卢生就要回房间睡觉,而客栈的老板当时正在做米饭,且用的是黄米,也被称为“黄粱”。道士就递给卢生一个枕头,并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就会实现你所有的梦想。”卢生认为道士是在安慰他,就没有拒绝他的好意,拿着枕头到房间呼呼大睡。
不一会,卢生就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不仅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还考中了进士,被皇帝任命为县令。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升迁的速度如同坐火箭一般,历任西节度使、户部尚书,最终成为宰相。年迈的时候,卢生多次向皇帝辞职,希望回家颐养天年,每次都被皇帝拒绝了,说朝廷离不开他。
卢生非常郁闷,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始终没能辞归故里,八十岁时病死了,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就在此时,卢生的梦醒了,发现道士坐在自己旁边,回想起刚才的梦境,卢生感叹道:“人生就像梦一场,荣华富贵未必是好事,我明白了一切。”而就在这事,客栈老板也把饭做好了,黄米从下锅到蒸熟,大概需要二十分钟。也就是说,卢生的只睡了20分钟左右,却仿佛经历了一切。所以啊,“黄粱”指的是“黄米”,并不是某个人。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
- 历史典故:中山狼
导语中山狼一词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吞的典故。...
-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葛贤,即葛成,织工。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欢迎各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