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军队,进至牧野。
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后来,《尚书·武成》中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
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不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书上说的只是理论和经验,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相信书本上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误导,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他们的作为充其量不过证明他们自己是书呆子而已。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
- 历史典故:中山狼
导语中山狼一词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吞的典故。...
-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葛贤,即葛成,织工。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欢迎各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