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义捧檄的历史典故
毛义捧檄:讲述东汉时,庐江有个名叫毛义的青年书生对母亲十分孝顺的故事,后来,“毛义捧檄”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因贫穷而不择官而做。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毛义捧檄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毛义捧檄
典出《后汉书·毛义传》。
东汉时,庐江有个名叫毛义的青年书生。他少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度日。毛义家中很穷,他一面发奋读书,一面为日常生计而奔波。最受人称道的,是他对母亲十分孝顺,是个出了名的孝子。
毛义的名声渐渐大了,有个南阳人张奉听说后,特地从南阳赶来拜访,毛义也很热情地接待了张泰。
起先,张奉和毛义两人谈得很投机。可两人正在交谈之际,庐江府郡守派一位专使带着一份任命毛义为县令的檄文来到毛义家中。毛义接过任命自己为县令的檄文,不由喜笑颜开。他连忙捧檄文,喜滋滋地到里屋去把这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
张奉是一个很注重品德操守的人,他见毛义接到做县令的任命,竟如此高兴,以为毛义也是个重视名利的小人,心中对毛义十分鄙视,并对自己冒昧前来拜访十分懊悔。于是,他等毛义从里屋出来,便神色冰冷地向毛义告辞。毛义见张奉突然要走,挽留说:
“你从这么远的路赶来,很不容易,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呢?”
张奉也不说什么,仅礼节性地表示了一下谢意,就动身走了。
过了一年多,毛义的母亲因病去世,毛义立即辞去了县令的职务,在母亲墓边搭屋守孝。在他守孝期间,郡守又几次征召他去出
任县令,他都推辞不去。服孝期满后,毛义被举荐为贤良,朝廷派车子来征召他人京,但他仍然不肯应召。
张奉听到毛义数拒征召的情况,感慨地对别人说:“我现在才明白毛义的为人。对贤德的人真是难以揣度。过去我看到他被任命为县令的时候,是那么欣喜;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我才明白他是为了供养母亲。所谓‘家贫亲老,只能曲就任何官职'了啊!”
后来,“毛义捧檄”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因贫穷而不择官而做。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
- 历史典故:中山狼
导语中山狼一词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吞的典故。...
-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葛贤,即葛成,织工。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欢迎各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