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关于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有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七国中数秦国最强大, 其时,楚国有块和氏璧宝玉,为赵国惠文王所得.而秦国昭王想用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惠文王派遣蔺相如携带和氏璧去见秦国昭王交涉,蔺相如凭着机智勇敢,从而保全了和氏璧完整归赵,赵国惠文王就封了蔺相如为“上卿”(相当于宰相)。
赵国惠文王这么器重蔺相如,可气坏了大将军廉颇,他认为自已立下不少战功,但蔺相如的地位反比自已高, 心中极不服气,暗想着若与蔺相如相遇,定要当面给点颜色使其难堪。
后来蔺相如得知廉颇将军的心计, 便吩咐自已手下人以后碰着廉颇将军手下人,切勿与之争吵。连自己坐车出门若与廉颇将军照面而至,亦叫马车夫把车子躲避小巷,让路给廉颇将军先行而自已后走。
廉颇将军手下人见蔺相如上卿这样让着自己的主人,更是得意忘形,见了蔺相如手下人就百般嘲笑,蔺相如手下人受此欺侮,忍不住对蔺相如诉说:“你贵为上卿,地位比廉颇将军高,他肆意戏弄你也忍让着,他越发不把你放在眼内,他目下无人的傲漫谁也受不了。”
蔺相如却心平气和地反问手下人, 说:“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 手下人回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继读说:“对呀!我见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将军吗?秦国虽然强大, 何解未敢轻易来犯赵国呢?就是因为赵国文官武将团结同心。而我与廉颇将军一文一武,好比两只猛虎,若两只老虎撕打起来,不免有一只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有进攻赵国的好机会。大家细想一下,国事与私人面子何为重要?”
蔺相如手下人听完这番话,明白了个中道理,以后与廉颇将军手下人相遇,也远而避之。蔺相如教使手下人的举措, 高尚行为,后来廉颇将军得知, 深感惭愧,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上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府第,蔺相如连忙上前迎接。廉颇将军对着蔺相如单膝下跪,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上坐。
蔺相如和廉颇将军从此成了莫逆之交,同心同德,协力为赵国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
- 历史典故:中山狼
导语中山狼一词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吞的典故。...
-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葛贤,即葛成,织工。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欢迎各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