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射书的历史典故
典源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wei) 燕将。书曰:“……。”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
释义用法鲁仲连是齐国的高士,见齐国田单久攻为燕将占据的聊城不下,于是写了一封书信射入城中。书信中陈说各种利害,使得燕将犹豫不决,走投无路,而 被迫自杀。后以此典表现谋略高妙,以智克敌。
用典形式
【一笴】 宋·陆游:“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飞书】 唐·张继:“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明·徐渭:“解纷谢千金,飞书横一矢。”
【一箭书】 唐·李白:“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下聊城】 清·文廷式:“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
【下燕城】 唐·白居易:“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飞一箭】 唐·张祜:“暂向聊城飞一箭,长为沧海系扁舟。”
【破聊城】 唐·元稹:“唯调一只箭,飞入破聊城。”
【射聊城】 明·陈子龙:“有书可射聊城下,有酒可却莱夷兵。”
【聊城功】 南朝宋·鲍照:“羞当白璧贶,耻受聊城功。”
【聊城矢】 明·夏完淳:“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聊城笴】 宋·苏轼:“愿为鲁连书,一射聊城笴。”
【鲁连书】 唐·钱起:“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宋·苏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平时不用鲁连书。”
【鲁连箭】 唐·李白:“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燕将书】 北周: 庾信:“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唐·杜甫:“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箭镞无书】 清·王夫之:“井函有字唯思赵,箭镞无书肯帝秦。”
【一矢解世纷】 清·顾炎武:“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
- 历史典故:中山狼
导语中山狼一词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吞的典故。...
-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葛贤,即葛成,织工。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欢迎各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