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清明节要吃笋菜汤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清明节要吃笋菜汤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清明节要吃笋菜汤
从前,有个叫王二毛的农夫,他勤劳善良,热心助人,是个难得的好心人。
清明节那天,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上山扫墓。这时他看到一个陌生的白发老妪正坐在山脚下长吁短叹,希望上山扫墓的村民能背她上山。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山上的路并不好走,到处是泥泞,山又陡,平常自己一个人走都不好走,更何况还要背着一个人呢?很多上山的村民都拒绝了老妇人的请求。只有王二毛走上前去,表示愿意帮助老人家。
清明要吃笋菜汤老妇人很高兴,马上跳到了王二毛背上,王二毛这才吓了一跳,原来别看那老妇人瘦骨伶仃的,背上才发现,比挑上百来斤粮食还沉。但王二毛啥也没说,沉一脚浅一脚地背着老妇人朝山上走去。
走了一个时辰,老妇人也没有要下来的意思,又走了一个时辰,王二毛实在忍不住问:“老婆婆,您要扫的墓到底在哪啊?”老妇人听了笑着说:“你别问,到了自然会告诉你。”王二毛便不问了,喘着大口的粗气,继续朝前走。
又走了一个时辰,终于老妇人指着山顶的一个突起的小土丘,说:“就是这里了。”王二毛赶紧把老妇放下,并立在原地不动,老妇好奇道:“你怎么不回去啊?”王二毛心想这哪成,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你上山还要我背,下山就能自己走下来?于是便说:“老婆婆不碍事的,等您祭扫完了,我再背您下山。”
老妇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自己还要扫墓呢?这样上山下山几个来回,你的腿脚还能受得了吗?”王二毛拍拍胸脯说:“没事,年轻着呢!”老妇人又说:“可是我只要求你背我上山,并没有要你背我下山呀?”
王二毛一根筋,以为老妇说得是客气话呢,坚持要背她下山。最后老妇不得不道出实情:原来她就是这座山的山神婆婆。今天早上她和山神打赌,如果谁能在自己上山扫墓的时候,还能不辞辛苦地背一个不相识的老人家上山,她便赢了,证明这个村庄还是有好心人在的,同时她会保证这个村庄风调雨顺。
王二毛听说如此,方不在坚持,正要转身下山,又被山神婆婆叫住了:“年轻人,感谢你背我上山,我要送件礼物给你。”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布包来,然后山神婆婆化成一股烟消失了。
王二毛回到家,打开布包一看,是一包干菜笋,布包里面有一行字写道:“清明不吃笋菜汤,脚骨有点酸汪汪。”王二毛抓了点干菜笋,用滚水冲泡,果然清香四溢,清淡爽口。
到了第二天,别人因为上山扫墓而四肢酸胀,只有王二毛依旧步履如飞。不过王二毛一直都是个善心人,他就把这个干菜笋拿出来和村民分享。后来便有了家家都制干菜笋的景象,而每到清明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不忘在就餐时做一碗笋菜汤,希望自己的家人骨健筋强,身体健康。
精选推荐
- 诸葛亮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典故1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
- 中国羊的神话典故(精选三篇)
导语:中国神话内容丰富多彩,在流传至今的众多神话故事里,羊经常是主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
- 谦虚的历史典故
导语: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
- 寇准坚决抗辽的历史典故
导语:寇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下面是...
- 历史典故:买椟还珠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
- 关于曾国藩的轶事典故
关于曾国藩的轶事典故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
- 有关墨子的故事:染丝的联想
有关墨子的故事:染丝的联想 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
- 历史典故: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历史典故: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