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来历及习俗
中国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国建军节的诞生之地
1927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震惊了蒋介石、汪精卫。他们立即从江苏、安徽、湖北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南昌反扑。鉴于敌我实力悬殊,从8月3日起,起义军开始撤出南昌,向南挺进。但是,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通过临川、宜黄、广昌、宁都等地。
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召开紧急会议,时任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叶剑英利用反动阵营的内部矛盾,建议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部队,让他们南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火并。此计正中张发奎下怀。于是,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没有遭到追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一路平安地来到瑞金城下。
精选推荐
- 纪念八月一日建军节的优秀作文【精选2篇】
纪念八月一日建军节的优秀作文 篇一:当岁月的指针经过了xx年的历程,再次闪亮地指向了“8.1”的时间刻度,华夏大地,...
- 喜迎建军节300字作文:八一军魂
喜迎建军节300字作文:八一军魂 蓝天再高高不过我们英雄的伟岸大海再深,深不过人民对英雄的崇敬!英雄啊,炎黄子孙的...
- 有关八一建军节的作文500字【汇总2篇】
有关八一建军节的作文500字 篇一:同学们,我们身处于改革开放的幸福年代,我们都是新一代的孩子,在这里我也为我们的...
- 庆祝8.1建军节的作文三篇
庆祝8.1建军节的作文三篇 篇一:一直以为,能走完二万千里路的是神,人不可能做到!可是,他们却做到了。在那个兵荒马乱...
- 8.1建军节的优秀作文500字(汇编2篇)
8.1建军节的优秀作文500字 篇一:在少年军校的那几天,我觉得玩,最有意义的一件活动就是重走红军路——飞夺泸定桥。当...
- 八一建军节300字作文:建军节的诗歌
八一建军节300字作文:建军节的诗歌 芳草我是一棵小草风餐露宿根扎荒郊霜雪煎熬从不叫饶不比花香,不比树高甘做一棵无...
- 关于八一建军节的作文三篇
关于八一建军节的作文三篇 篇一: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爸爸带我们姐弟俩去爬山,我一听就说“我可不要老去爬山!”爸爸无...
- 八一建军节作文600字:当兵
八一建军节作文600字:当兵 是的,当兵这个念头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16岁那年就在中学里就邀了两个同学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