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作文 \ 课外生活

网络新词“另类表达”世情民心

2018-09-18 16:45

网络新词“另类表达”世情民心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

专家指出,网络语言虽离现实中的语言规则较远,但同样有自己的规则。部分网络流行语不再只属于网络,它们进入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世情民心,只不过是通过“另类”的方式表达。

网络热词也是“社会热词”

谷歌公布“2009年网络流行语”,“被就业”“涨”“杯具”“楼倒倒”“这事儿不能说太细”等榜上有名。“现在的网络热词确切地说也是社会热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刁晏斌教授说。

网络新词的产生、变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刁晏斌说,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现在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比过去要强烈的多,这是网络新词流行的核心动力。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当下,“杯具”一词开始流行。“杯具”由于和悲剧谐音,被网民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当前的流行语。“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不要迷恋哥,哥只是杯具。”在各大网站论坛盛行。

人们对建筑的质量问题相当敏感。今年上海市一幢在建楼房倒塌,被网民称为“楼倒倒”。此后“楼脆脆”“楼歪歪”等反映房屋质量的词语不断涌现。

“这些语词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社会批判。”刁晏斌认为,这些新词语带有舆论的性质。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社会裁定的力量,代表了民众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评价和基本态度。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