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汇编三篇)

2025-01-03 07:49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之后,是对化学反应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现 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 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 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 、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其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风。同时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

训练生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

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

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幻灯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点燃

(2)说出此化学方程式:4P+5O2========== 2P205表示的意义。

[目的]使学生熟悉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2、教师分析课本第74页[例题1],并提问。

根据[例题1)你能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目的]结合实例、给予点拨、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按化学特点去思维的良好习惯。

3、教师提问,学生自学课本第74页[例题2)。

根据例题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和方法。

然后相邻座位学生互相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目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解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4、教师给出两道练习题,学生练习并组织讨论指出错误。

(1)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2)根据练习你认为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目的]加深理解,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5、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是什么?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增强总结归纳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习化学,需要描述各种物质间的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如何用文字表达式书写。

【学生回答】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教师讲解】这是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但书写起来很麻烦,那么如何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呢?本节课来学习化学方程式。

2、新课讲授

【教师讲解】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请学生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式。

【学生回答】C+O2→点燃C02。

【教师补充】注意要将“→点燃”改写成“=点燃”,即C+O2→点燃C02。

【教师讲解】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学生回答】C、O2是反应物,CO2是生成物,反应条件是点燃。

【提出问题】从量的角度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教师归纳】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3、巩固提升

【多媒体展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哪些信息?Fe+CuSO4=Cu+FeSOS4

4、小结作业

(1)学生总结,分享收获。

(2)作业:思考给出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如何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