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汇编五篇)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二、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三、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四、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请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小兔菜园》,学唱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吃掉了萝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
2.通过动画的提示,了解小兔吃菜的顺序,模仿吃菜的有趣动作。
3.体验与动画游戏互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菜园》的电脑动画
2.幻灯屏幕。
3.曲谱《小兔菜园》。
活动过程:
1.分段观看动画的开头引导幼儿观察: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小菜园呢?
——里面会种些什么菜呢?
——它会先吃什么菜呢?
——吃莱的时候又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呢?
教师帮助幼儿逐句提炼开头部分的歌词,并和幼儿共同模仿,连贯讲述。
2.在乐曲的背景下,完整观看动画
教师根据动画中小兔子吃青菜、南瓜、碗豆的情境提问:
——小兔子在吃每种菜时做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想一想,小兔子吃不同的菜时会发出哪些不一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觉得小兔子吃菜时最有趣的.吃菜动作,想象吃这种菜的声音,并集体模仿整理小兔吃菜的顺序,并连贯模仿吃4种莱的动作和声音。
3.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随乐演唱
——边唱边做出小兔吃菜的各种有趣动作。
——边游戏边演唱。
4.游戏延伸,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歌唱提问:“哎呀呀,哎呀呀,搞坏了小菜园,哎!怎么办呢?”幼儿讨论种菜的方法,并逐一种上4种菜。
歌唱小结:“哎呀呀,哎呀呀,小菜园呀真美丽!真美丽!”
5.完整连贯的演唱歌曲《小兔菜园》
延伸环节:
在表演区可以为其他小朋友演唱歌曲《小兔菜园》,互动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掌握歌词,学习感受音乐中的大小分句。
2、结合生活经验,感受颜色的多样和美丽。
【活动准备】
《彩色世界真奇妙》录音,FLAS。
【活动指导】
1、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首儿歌里,有些什么颜色?"念儿歌一遍,请幼儿回答。"蓝色,绿色,红色!"分别出示对应颜色。"儿歌里,蓝色(绿色、红色)的是什么?","小朋友来想想,我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蓝色(绿色、红色)的呢?""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象什么?"想想,弯弯的彩虹象什么东西啊?""许多颜色和彩虹变成了一个彩色的世界,彩色世界真奇妙!"
2、学歌"音机里的小朋友还会把这首儿歌唱成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反复听几遍,试着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3、与游戏结合:分辨长短句
(1)将呼拉圈(数量与幼儿数相同)放在地上,请幼儿边唱边自由走动,每长完一句,即唱到"飘"和"妙"的时候,就跳进一个呼啦圈中,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大乐句。
老师先请几个小朋友来做,然后请一半的.小朋友(分男生来做,女生来做)。最后一起做。
(2)将6个呼拉圈排放在地上,请幼儿排队轮流随着歌曲的进行,边唱边走,唱到"天"时就要跳进一个呼拉圈,唱到"草"、"飘"、"虹"、"桥"、"妙"时,就跳进第二、三、四、五、六个呼拉圈里,让幼儿从中感受音乐里的小乐句。
4、结束"小朋友都累了,我们一起去回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下吧。"幼儿欣赏FLASH,进一步巩固
【活动反馈】
《彩色世界真奇妙》这首歌,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对旋律也会跟着哼唱。因此在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学会歌词,并且跟着钢琴歌唱。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歌词,我采用了形象的图片,在唱到那一句时就出示相应的图片,这样不仅便于记忆,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而后来游戏的开展改变了枯燥反复歌唱的疲劳状态,更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同时也对理解辨别乐句的长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
A:1313∣5 —∣5353∣ 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 ∣ 5432∣ 1 —‖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猫怎样叫呀?喵 呜喵 呜喵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
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4、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
“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流程: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击乐教案
活动名称:大鼓小鼓(小班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声音,体验探索声音大小的乐趣。
2、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
2.音乐《大鼓小鼓》
3.图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铃鼓
活动过程:
一、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带领幼儿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节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锤,感知声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鼓的大小,并用身体乐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声响。
2.自制乐器沙锤,用乐器来表示声音。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小瓶),你能让她发出声音吗?
师:教师出示豆子。(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发出声音吗?(幼儿自由探索自制沙锤)
并用手里的沙锤探索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力气大发出大声和力气小发出小声)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倾听音乐,带入歌曲《大鼓小鼓》,尝试用自制乐器进行两种节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带入乐器(铃鼓)表演
今天小乐器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小乐器一起来给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乐器分组表演(一组敲鼓,一组摇铃)
四、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精选推荐
-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
- 奥尔夫音乐教案【热门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
- 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
- 中班音乐教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
- 小班音乐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
-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
- 奥尔夫音乐教案推荐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
-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